投资艺术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被B站疯狂鬼畜的阿三运镜,背后是被误 [复制链接]

1#

怪物马戏团

印度电影乃鬼畜文化的沃土,哪怕是九转大肠,配合印度运镜,都会变得更美味。

印度运镜,是经久不衰印度电影梗中的新成员。任何素材配上印度运镜,其张力就会踹翻屏幕,以万马千军之势抽打观众的鉴赏力。在B站鬼畜区,印度运镜就是闪耀的明星。

要问什么是印度运镜,只有印度运镜本身能回答。有时,大家也叫它企业级运镜,不需加引号,因为它配得上。试图用电影术语解释印度运镜,等于电影院里看到熊孩在尖嚎狂跳,而你试图用学院派知识分析他用了何种舞姿。

印度运镜是精妙且原始的,它精妙在,只有印度人能创造出如此咖喱的镜头;又原始在,它看着像是把上面那个熊孩请来做了剪辑师。

运镜要成为印度运镜,首先得抛弃一切逻辑,当群戏中的角色发生情感对峙时,疯狂拍摄对方脸庞,迅速拉近镜头,怼脸获取最一头懵逼的表情。

然后,将这些镜头疯狂切换,每一个都重复展现上千遍,并为了防止观众视觉疲劳,加入各种不限于反转、反色、旋转、量子破碎和亚空间穿越的特效;就像首次发现PPT特效功能的人,试图用它做出一部漫威电影。

但还没完,因为你还得给这些东西添上音效。每次镜头一怼脸,就得响起一声正气浩然的“咣当”,这些咣当仿佛两岸的金属猿猴一样此起彼伏。在它们之下,还要藏一首印度配乐,低声诉说咖喱的回忆。其整体效果大致等于PPT音效处理软件成了精,并决定演奏工业金属。

如此一来,才能完整释放宝莱坞的恶灵。

这些印度镜头,让本就不堪入目的九转大肠雪上加霜,所有人在吃屎时的内心思绪都化作一场激战,想法酣畅对峙,撞到屏幕四分五裂。正可谓大肠只能九转,印度运镜却能让吃大肠的场面转如陀螺。

你搞不懂这些镜头具体是在表达什么,但你能感觉到,它们在表达震撼,这就足矣。

每个和对手戏有关的梗,都逃不过印度运镜的魔爪。我每天至少要看一百个印度运镜鬼畜,不然一口咖喱饭都吃不下。

唯一能比印度运镜更搞笑的,只有印度电影。众所周知,几乎每部印度电影,都要在莫名其妙的地方插上一段印度舞,其生硬程度远超三体动画的广告植入。

所以这些舞蹈片段在很久前就成了鬼畜区常客,它们被配上各种加速版的动漫神曲,只要拍子对上,看着就是天造地和的一对,这就是宝莱坞式邂逅的力量。

以及不要忘了那些,让牛顿看后放弃物理,彻底投身炼金术的动作戏。其他电影的动作戏拍夸张了,顶多进入科幻或魔幻的范畴;而印度电影的动作戏,假如进入状态,会直接上升到形而上学的哲学高度。

骑牛飘逸、徒步赛火箭、单手转大楼……对于印度电影来说,只有你想不到,没有他们不好意思去拍。

他们对慢动作的滥用,属于扎克·施耐德看了都要晕咖喱的级别,有时三小时电影里有五个小时都是慢动作。且这些慢动作极为夸张,要么是男主的装逼特写,要么是花里胡哨一堆东西飞出去,像是天神在创世时突然打翻了素材罐。

所以我每天必须看一千部印度电影,否则一口咖喱汤都喝不了。

这些镜头是如此下饭,所以我将在无关的地方不断插入,就像印度片里生硬插入歌舞片段。

但是有一个矛盾,印度电影产量世界第一,出口量世界第二,这个数量是需要成熟电影产业支撑的;可它同时又确实是B站和油管上的搞笑素材之王,按理来说只有乌干达这类电影产业落后的地区才拍这种离谱东西,然而很多这些神片是印度巨星演的。

所以到底哪一个才是印度电影的真面貌?

答案可能是,就算两者加在一起,它们也不是真面貌。

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印度电影,因为单嘲笑它,而不去了解它,其实是非常糟糕的——“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,傲慢才是”——你一定听过这话吧。

来吧,了解它

印度电影在中国被恶搞的历史已久,其名声处于一个离奇的状态:每当你想要放开嘲讽,就有一些东西卡在你面前,而要是转而想为其洗白,那立刻就会被几十吨的印度运镜集锦带压晕。

对印度电影有基本了解的人,应该知道阿米尔·汗和他高质量的《摔跤吧爸爸》《三傻》,反传统又有锐利的批判性;然后,应该听过印度电影的代表宝莱坞;还可能听过印度片之所以那么长,是因为印度人喜欢去电影院吹空调,且电影太短,不带三场舞,他们会觉得票价不值。

很多对印度电影的介绍,都会停在这一层。但其实,这些虽然是事实,却又非常片面,靠它们,你很难搞清为何印度电影看着这么怪。

偏题一下,中国大众对印度最大的误解在哪儿?你可以先猜一下。

猜中了吗,是种姓制度的歧视。

印度的种姓制度,是个比摩托车阅兵、恒河水和印度电影还普及的梗。其实它早被法律禁止了,虽然确实一直隐形存在,但不是印度主要的分裂方向。恰恰是它的存在,让很多人没看清印度真正的分裂在何处。

得过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萨蒂亚吉特在“阿普三部曲”中拍了一个可以讲经的高种姓家庭,他们却一直生活在贫困中,而这电影反映的是50年代的印度;顺带一提,这电影是没有歌舞的。

对印度来说,真正的分裂在地域、语言、阶级和信仰上。之所以提这事,是因为对印度电影而言,阶级+地域的分裂,才是导致奇葩与佳作共存的主要原因。

印度最大的分裂是地域,印度不是个用统一语言的国家,它在不同地区有多种官方语,这些地区之间差别很大。这种差异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分裂,让印度实际上分为南北两片。南北印度在文化、经济,甚至外貌上都有很大不同。

你可能见过那种用几张印度女人的图片,配上瞎编的文案告诉你,种姓制的影响一眼就能从肤色上看出,白皙的是婆罗门,黝黑的是首陀罗。

左边是妮哈·达尔维,被传为高种姓或者穆斯林,其实是个用假名的俄罗斯人

这种东西基本上全是胡扯,实际上她们很可能就是南北印度人的差别,南印度人普遍白皙,北印度人普遍黝黑。且他们会互相嘲讽对方的肤色和习俗,力度可比我们的地域歧视严重多了。在北印度,大量富人阶级是黝黑皮肤,在南印度,大量“首陀罗”女星是白皮肤。

那些营销号发的“婆罗门少女的一天”,多数也是南印度富家女的vlog。

而提到印度电影,就想到宝莱坞,也是个误解。其实印度有一堆“*莱坞”,分别做不同语种的电影,而宝莱坞位于北印度,在印度电影产业占比1/4左右,现在还不断下滑。其他几个“*莱坞”,都位于南印度。

所以南北印度的电影文化差别巨大,我们看到的多数跳舞片段,实际上来自北印度的宝莱坞,这就是宝莱坞的风格,多数都是咖喱味爱情片,且会加入一堆歌舞。

而南印度的电影完全不同,它们多为动作片,有些还有很辛辣的题材,和国际接轨,且没那么喜欢瞎插歌舞片段。

举个例子,21年的《杰伊·比姆》就是南印度电影,说的是一位律师帮人伸冤的故事,豆瓣有8.7。全片把印度政府从上到下的腐败和滥权全揭了个遍,从阶级歧视、暴力执法,到包庇谋杀,一个不漏,已经到了韩国现实批判电影的水准。

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南印度是临海的,北印度却大部分处于内陆。印度一直是个被各种民族入侵的地方,而海上来的入侵“相对温和”,且多为贸易。但陆地上的入侵要肮脏血腥得多,基本都是烧杀掳虐,这种情形,还导致了北印度更严重的内斗。

所以对北印度来说,民族主义高涨,各种文化封闭发展;南印度却接触了很多外来思想,要开放不少,虽然很多是在被殖民后强迫“接触”的。这种差距后来逐渐拉大,南印度在社会福利、教育和文化、经济发展上,都明显强于北印度,让两区域的电影文化差别明显。

还有迪帕·梅塔这样我很喜欢的导演,尖锐而深刻,不瞎加跳舞

有个细节可以看出这点:你会发现南印度电影的海报经常是群角,北印度电影却多为独角——因为北印度的电影产业更传统,他们更相信印度古代那种夸张的单人传奇故事,文化也更偏向一个男性巨星统领一切。

北印度电影中泛滥的歌舞,其实也是一种对自有文化的过度拥护。在印度传统观念下,人们追捧的是电影“明星”,但这个明星和其他国家的理解不同,他们必须同时学会唱跳;不然就只能成为低一等的“演员”。

有点像现在的流量明星:可能唱歌,可能演电影,但最重要的,他得搞互动,运营粉丝圈子。

但这种对自有文化的过度拥护,是无法良性发展的。所以印度电影里的舞蹈总是千篇一律,不管布景在哪儿都是一样的打光和运镜,加上海量的逆光镜头,显得特别廉价。

更突兀的是,欧洲音乐电影里的唱跳来自芭蕾和歌剧,两者都是叙事性艺术。印度舞却偏向表演性艺术,和故事是分割的,而且总硬怼着同一个动作嗨,插入后就显得极为生硬。

然而,就算北印度,也出了阿米尔·汗这样的人,南印度,也出了下面这个你可能见过动图的离谱电影。因为所有的差别,归根结底是阶级与财富的差别。

在印度,电影产业曾经非常混乱,90年代的印度电影很多由灰色产业投资,受众也多为没受过教育的底层人。对他们来说,那些离谱的动作戏恰恰就是爽点所在,它们不需要讲究逻辑,只需要讲究无敌。同样,这也是为何早期印度片常用一些穷小子做主角。

印度电影滥用慢动作和重复特写的习惯,就是那时候发展出来的。因为这是最便宜的装逼方法,只是被印度人搞得便宜过了头,加上用得太多,所以变得越来越二。

这种东西对他们而言,就像我们的早期网络爽文(或是如今的赘婿文),用正统文学的眼光去看它们,那自然很可笑。

进口片是在90年代才开始进入印度的,对那些人来说,这些离谱动作戏可能就是《速度与激情》,他们没见过更好的,所以看着很爽。其实以《速度与激情》后期动作戏的离谱程度,来个更好的一对比,它可能一样分分钟变成印度神片。

至于那些离谱的印度运镜,一方面是因为拍摄者水平太臭,只能用这种低劣的方式加特效来强调人物冲突;另一方面是当时的印度观众还真吃这一套,他们是不觉得这些东西看着蠢的,有些人可能恰恰需要这种高强度运镜,才能看出人物内心发生冲突了。

所以这些印度运镜的原版,多出自早期印度的电视剧,尤其是北印度电视剧。比电影还低一级。

这个庞大的受众一直束缚着印度电影的发展,但印度电影在近年来开始挣脱这个束缚了。

印度的移动影院

在南印度,有个如今做泰卢固语电影的托莱坞,在90年代前,他们做的是加尔各答的孟加拉语电影。加尔各答自40年代后经济摆烂了60年,贫穷和低文化观众催生了一大堆印度神片,且经常搞一些离谱的骚操作,比如把强暴戏和家暴戏配上搞笑音乐拍成喜剧。

但90年代后,托莱坞迁到了海得拉巴,这是19年世界强城市中的多位。那之后,托莱坞的电影就开始转型,所以他们现在拍出了《巴霍巴利王》这种全球大卖的史诗片。

如今,在落后电影院看神片的印度人,影响力已经萎缩到了市场的30%左右。所以印度电影在变得愈发国际化,去“传统化”和去歌舞化;再加上印度最近十年的审核在放宽,他们的电影开始以一种略微离谱的速度进步。

注:《误杀》少量剧透。

之前离谱动图里的那个演员,曾拍了一堆印度神片。但现在,他拍的是《误杀》这种从剧情和现实批判上都很有水准的电影。

印度版其实也是翻拍,且“巧妙”地抄了《嫌疑犯X的献身》中的诡计思路,但其完成度非常高。

同时,印度版《误杀》最后,男主保护了被欺凌的家人,成功逃脱腐败法律的制裁;而在中国翻拍的《误杀》最后,男主第二天带着家人一起去自首了。

透过这两个《误杀》相关的小事,你应该也能看出印度电影的发展趋势,甚至是它拥有的部分环境优势。

实际上,如今的印度电影里,可以批判宗教,也可描写变性人的生活(但这是烂片↑)

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时,《流浪地球2》历史性地挤进了北美票房前十,这是很牛逼的成绩。但很多人没注意到的是,与此同时,印度的《普什图人》正在这个榜单的第三名压着,它甚至破天荒同时夺得了英国、美国和加拿大的票房日冠,把《阿凡达2》都赶了下去。

一个国家的电影能否受国际市场认可,是牵扯到很复杂原因的,内地还看不到《普什图人》,但我打死也不会认为它比《流浪地球2》好。然而假如这些新一代的印度电影继续出现,我们却依旧停滞在对印度90年代电影的嘲讽中,然后继续把精力的大头耗费在市场营销的内斗,和打造流量明星上,那恐怕只剩一句话可说:

那就是,拜托给中国认真拍戏的电影人,更多一些观众支持和审核宽容吧,不然再这样下去,怕不是真要输完日韩输印度啦!

所以到头来还是得说:请去支持《流浪地球2》谢谢喵!

-END-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